
- [企業新聞] 康師傅重新“和面” 追求農村市場
[2003-12-31 ]
-
高初建
“康師傅”注資3億民企中旺集團重新“和面”
摘要:12月26日,康師傅旗下的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注資3億元人民幣與中旺集團合資合作的協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此次合資,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即河北三太子實業有限公司,在這個公司中,雙方各佔50%股份,其中天津頂益以現金的方式出資3億元人民幣,河北中旺集團以現有的方便面產業的資產進行實物投資,這是中國方便面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合資行為。新公司囊括了中旺集團現有的方便面生產和其相關的配套設施,主要的業務將是食品制造和相關的配套事業。由此,國內方便面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合資合作浮出水面。在目前大陸本土方便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的背景下,3億現金的注資可謂是一次大手筆。剛剛在中國高速成長企業百強評比中,以617.43%的成長速度名列2003年中國成長企業100強第五位的中旺集團,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康師傅”為何看好“中旺”
原來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康師傅”,自從進入大陸市場之后,借方便面起家,幾年之間便成為集食品、飲料加工生產為一體的“巨無霸”,與統一集團一道,成為方便面行業的龍頭老大。
而中旺集團成立不過4年,盡管該集團以617.3%的成長速度名列2003年中國成長企業100強的第五位,並被業內專家評為方便面行業前五名之一,但論名氣、論實力,中旺集團與康師傅絕不在一個層次上。那麼,康師傅為何看中了中旺,而且一下子拿出3億元與中旺合作呢?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康師傅此舉表明方便面行業正在開始新一輪洗牌,行業資本正在向新的利潤空間轉移,農村市場將成為方便面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看看中旺的情況,或許對上述行業變化趨勢更為明了。位於河北邢台隆堯縣的中旺集團成立於1999年9月,剛起家時隻有一條班產3萬包的小型生產線,40多名職工。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廠,立足於河北這個小麥大省的資源優勢,面向農村這個廣闊的市場,從一開始就明確了開拓農村,定位於廣大農村和中小城鎮工薪階層的市場營銷戰略。因此,短短幾年時間,中旺的產量、銷量直線上升,已經形成了年產4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為行業的一顆新星。
據了解,康師傅與中旺合作內情的人士透露,康師傅一向投資謹慎,在選擇合作伙伴時經過了多方的考察、比較,最終才選定了中旺。而且,雙方的合作採取各佔50%股份方式,康師傅旗下的天津頂益以現金3億元出資,中旺則以現有企業資產進行實物投資。康師傅不僅沒有要求控股,而且在投資方式上採取了“高姿態”,表現出對合作的極大熱情。知情人士透露說,康師傅以這種誠意與一家民營企業合作,關鍵之處就在於中旺已經建立起來的農村銷售網絡。多年來,康師傅已經在大中城市打下了良好的營銷基礎,如今與中旺合作可以更快速的進入農村市場,從而一舉實現“一統天下”的霸業。
行業趨勢:區域+規模
自上世紀80年代初方便面開始時興,速食文化風靡全國,方便面行業也迅速崛起成為食品工業的一個重要分支。
在經過20年的發展之后,方便面行業從早期的康師傅和統一佔據80%市場份額的壟斷格局,到后來華龍、南街村、白象、農辛等新品牌加入競爭,再到目前的近百家區域性品牌蜂擁而起,方便面行業形成了群雄拼爭、諸侯割據的亂戰局面。然而,盡管競爭激烈,方便面(或以方便面為代表的速食食品)市場並未飽和,仍有上升空間。據預測,到2010年,全球方便面的市場需求量為1萬億包,中國大陸的方便面市場也至少有600億包至700億包的發展空間。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日本人均方便面的消費量為44包,韓國的人均消費量約80包,中國僅為12包。按此計算,如果中國方便面人均消費量能達到40包,增長量就不得了。
面對潛力巨大的市場,方便面行業將如何進一步發展是引人注目的。中旺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王中旺分析認為,方便面行業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兩個特點:其一,方便面生產企業將向小麥主產地集中,形成“原料─加工”產業鏈和生產基地。具體說就是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傳統小麥產區出現幾家或若干家主要生產企業。據河北省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稱,河北已經提出將“產麥大省”發展為“面制品強省”的發展構想。顯然,河北希望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將鄰省的原料資源吸收過來,在方便面等面制品產業上做一番文章。
其二,企業要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優勢。康師傅與中旺攜手,可以看作尋求規模優勢的一著棋。目前,康師傅在行業內名列前茅,中旺排名第五。強強攜手后新成立的“三太子”公司據稱將達到年產80億包方便面的生產能力,從而牢牢佔據行業老大的寶座。這種行業老大不僅在產品的高、中、低檔方面全面挑戰競爭對手,而且在產品口味、包裝、營銷手段等各方面能夠起到行業示范作用,把握競爭先機。
當然,僅僅形成一定規模還不是真正的大與強。王中旺先生認為,方便面食品是從海外引進的,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在基本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上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差別不大,國內企業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內部管理、產品開發能力等方面。因此,國內企業隻有練好內功,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康師傅與中旺的合作已在業內引起較大反響,統一、華隆等排位靠前的大企業正在考慮對策,一些中小企業則在探討加盟某個大集團或幾家聯合的可能性。業內人士認為,方便面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將出現品牌競爭更激烈的局面,而誰能迅速搶佔農村市場將具有決定性作用。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動物福利政策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森林保護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生物多樣性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營養健康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包裝物管理承諾
- [2024-11-05][企業新聞] 康師傅助力創新體育與ESG深度融合,引領MLB世界大賽綠色新風尚
- [2024-10-29][企業新聞] 康師傅入選 2024 年《財富》中國 500 強,分享市場洞察與可持續發展理念
- [2024-10-25][企業新聞] 康師傅ESG項目 “萬物皆有yuan”榮膺金投賞大獎
- [2024-09-30][企業新聞] 康師傅連續12年入選中國消費者首選品牌
- [2024-09-30][企業新聞] 創新綠色生產引領可持續發展,康師傅榮獲2024生態品牌 “突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