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業新聞] 康師傅終端擺擂 茶飲料羊城斗法
[2002-02-27 ]
-
編者按:似乎在一夜間,茶飲料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羊城大街小巷,成為廣州飲料市場的寵兒。廣州人在全國素以嗜飲、善飲茶而聞名,廣州市場自然成為茶飲生產巨頭不肯放棄的“肥肉”,正因為這個市場的重要性,巨頭們一方面對廣州市場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又不肯貿然進入,唯恐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幾大公司在推出茶飲料時無不有意地避開廣州市場,先在其他城市做試驗。如統一在上海,康師傅在杭州,可口可樂在上海、杭州,就連本土兵團───樂百氏也先拿成都開刀。在別的市場上賺足了經驗與信心后,各大廠商這才打著自己的帥旗拉開了爭奪廣州市場的帷幕。
“康師傅”──惟我獨尊
口味:不願做統一第二,要挖掘新的市場增長點
市場推廣:欲取其錢,先攻其心
在廣州競爭激烈的茶飲料市場,諸多品牌爭雄的局面悄悄地發生了變化。零售店幾乎都是“康師傅”,昔日銷路很旺的其他品牌,在廣州街頭的零售店裡已難覓蹤影。
據茶飲料巨頭娃哈哈相關人士透露,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是康師傅實行了特殊的“專賣制”──康師傅“冰紅茶”給各零售店派送了“專營証”,康師傅冰紅茶的經銷人員對零售店下了“最后通牒”──凡經營康師傅冰紅茶以外的茶飲料的零售店要罰款“1000元”,否則收回“專營証”。據了解,在廣州,每家零售店店門前一模一樣的雨篷、冰櫃,上面都有康師傅的明顯標志。
來自山西運城的李姓店主稱,他的店從前一直經營娃哈哈冰紅茶,而且“質量不錯,銷路很好,合乎廣東人的口味,尤其是進價比其他品牌的冰紅茶低”,但最近,他不能再賣娃哈哈的產品了。據李老板透露,自去年秋天開始,“康師傅”專門派人去各個零售店“收購”娃哈哈冰紅茶,其實是用他們的產品“換回”娃哈哈的產品。他還說,他的店被“收購”人員光顧了三四次,因為他曾與“康師傅”有“專賣協議”,不能不聽從安排。李老板稱,他是商人,不能不考慮經濟利益,況且“康師傅”為他們的店免費贈送了冰櫃,每個月有獎勵,還答應免費安裝雨篷。當然,要想獲得這樣的“好處”,就得放棄娃哈哈冰紅茶。
有些店主還反映,“康師傅”還有許多“獎勵措施”,凡保証不經營其他產品的小店,每月可獲得“康師傅”公司5箱∼10箱不等的冰紅茶。
“專賣”火了康師傅,但也帶來了不便。黃花崗公園對面的一個小老板說,他們是做生意的,“康師傅”的人每隔幾天就來“換貨”,讓他們很煩惱,所以干脆就不賣了,“反正賣什麼都賺錢,何必找麻煩呢?”小小的零售店如此,一些大的超市又怎麼樣呢?據太和超市等廣州幾家規模較大的超市反映,最近店裡除了康師傅難見其他品牌茶飲料的蹤影。
康師傅最初進入茶飲料市場純屬偶然。本來看好的是豆奶與可樂,可是“有心栽花花不開”,轉而試銷茶飲料卻一發而不可收拾。1997年康師傅揮師南下,開始在廣州“叫賣冰紅茶”。鑒於廣州市場比較難於炒作。康師傅獨辟蹊徑,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直接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去年銷售旺季,康師傅在上下九路及農林下路擺起了茶攤,幾個穿著大馬褂的茶博士在台上大談茶道,並請人現場品茗論茶,起到了轟動的效應。此外,為了強化消費者對康師傅茶飲的印象,康師傅推出了鋪天蓋地的戶外和電視廣告。高投入也帶回了高回報,在去年上半年近千萬元的“溝通、交流”費的拉動下,康師傅的銷售額都成倍地增長。
統一──跳樓派送
口味:招招領先,要做中國“茶專家”
市場推廣:奇招迭出,精彩無限
作為康師傅的“同胞兄弟”,台灣統一是幾大廠家中最早介入茶飲料市場的。在台灣做了25年“茶生意”后,統一全力進軍華南市場。初進羊城,統一便把目標鎖定在15歲到25歲的年輕一族身上。為了增加試飲人數、打開市場,統一投入30萬元推出“折價派送”活動。在大量廣告及免費贈飲的配合下,統一在能想到的幾乎所有大、中學校裡派發了幾十萬份書簽,這些書簽印刷精美,並且撕下底部便可到商店折價一元換取統一的“霸王級冰紅茶”。一時間,校園裡到處是手拿冰紅茶嘗鮮的學生,統一的銷量也在十幾天內翻番。統一茶一炮走紅,為今后的跑馬圈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飲屬於即飲飲品,因此誰控制了零售店,誰便控制了市場。為博得零售店老板的歡心,統一擲出200萬元展開了大規模的刮刮卡活動。統一高層人士坦承這一招非常出彩,效果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意料。
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作為茶飲老大的統一也有其難言的苦衷:廣州統一隻生產紙包裝飲料,瓶裝飲料全部源自江蘇、武漢。這不僅提高了6%-8%的成本,也使廣州市場供貨不足,缺貨率達60%。為此,廣州統一去年3月開始建廠安裝塑膠瓶的生產、灌裝線,並准備將節約下來的運輸費投入品牌打造與價格競爭中。
康利──借船出海
口味:自然健康
市場推廣:巧打擦邊球
在廣東茶飲料市場僅次於康師傅居第二位的“康利”是惠州市一家私營企業,以生產雪米餅出名,2001年3月他們與浙江農大、福建農大、中國食品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開發出冰紅茶及綠茶,4月5日申報冰紅茶、冰綠茶外觀設計專利,獲得批准后正式投產介入茶飲料市場,當年成為廣東省內銷量第二的茶飲料。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康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康師傅。在廣州、深圳、龍崗、惠州、東莞、中山等地,康利所使用的產品(康利“冰紅茶”、“綠茶”、“烏龍茶”)包裝、裝潢與康師傅極為近似,不特別留意會誤認為是“康師傅”產品。
而康利稱,康利冰紅茶所使用的說明文字是“自然健康好喝”,而康師傅標明的則是“冰力十足”,康利綠茶是“自然健康好喝”,康師傅則是“自然健康、綠色好心情”﹔而且康利包裝從構思到設計都是自行獨立完成的,沒有實施對康師傅特有包裝裝潢的侵害行為或后果,是一系列正常商業競爭行為。
無論康利是否侵犯了康師傅的權利,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康利茶飲料在廣州市場的成功多少沾了一點康師傅的光。“康”氏茶飲料已經獨霸廣東茶飲市場前兩名。
天與地──獨樹一幟
口味:避其鋒芒,側面出擊
市場推廣:賠錢賺吆喝
就在統一、康師傅大把撒錢、大聲吆喝把茶飲品市場逐漸培養起來的時候,可口可樂公司於1998年夏天強力推出“天與地”系列茶飲料,首站即是廣州。乍一看,可口可樂此舉未免有“漁人之利”的嫌疑,可一說起這事,可口可樂公司也有滿腹的苦水。早幾年,可口可樂便在日本、東南亞推出茶飲料,並且戰果輝煌,然而由於對中國市場估計不足,不敢貿然進入,以致讓別人搶了先機、佔了市場。
盡管如此,可口可樂畢竟是飲料界的“巨無霸”。挾品牌、資金與營銷渠道的優勢,“天與地”一上市便出手不凡。在產品推廣上天與地兵分兩路,側翼部隊繞開在市場上賣得最火的冰茶,主攻今后的發展靚點───純茶飲品,佔領市場制高點。同時推出配方來自日本的檸檬香茶,正面出擊直搗冰紅、冰綠的領地。在銷售渠道上,在廣告的強勢推動下,銷售人員展開大規模的“洗街”活動,凡是有賣可口可樂的地方就推薦其銷售“天與地”茶飲。
盡管是在康師傅、統一等巨頭的夾縫中生存,天與地還是憑借獨樹一幟的策略在廣州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信息來源:《糖酒快訊》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動物福利政策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森林保護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生物多樣性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營養健康承諾
- [2024-12-12][企業新聞] 康師傅包裝物管理承諾
- [2024-11-05][企業新聞] 康師傅助力創新體育與ESG深度融合,引領MLB世界大賽綠色新風尚
- [2024-10-29][企業新聞] 康師傅入選 2024 年《財富》中國 500 強,分享市場洞察與可持續發展理念
- [2024-10-25][企業新聞] 康師傅ESG項目 “萬物皆有yuan”榮膺金投賞大獎
- [2024-09-30][企業新聞] 康師傅連續12年入選中國消費者首選品牌
- [2024-09-30][企業新聞] 創新綠色生產引領可持續發展,康師傅榮獲2024生態品牌 “突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