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不是語言,而是行動
[2013-05-16 ]
-
——台灣頂新國際集團關心扶助留守兒童
頂新集團中高層分組家訪重慶普安小學留守兒童
海峽之聲5月15日重慶訊(記者任婧、特約記者馬曉芸)中國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第八屆“中華慈善獎”2013年4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表彰大會,台灣頂新國際集團憑借2012年度在公益慈善事業的突出貢獻,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這已是台灣頂新國際集團第五次蟬聯此殊榮。作為唯一的台資企業,台灣頂新國際集團緣何五度蟬聯?讓我們走近頂新,共同感受愛的行動。
來自頂新集團的中高層們向家訪兒童贈送禮物
頂新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淑禎帶領普安小學的孩子們做游戲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種子從萌芽、破土到茁壯成長,是從大地中汲取營養與水分的,當它長成參天大樹時,便會以綠蔭和累累碩果來回報這片土地。長久以來,台灣頂新集團始終遵循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回饋社會,永續經營”的經營理念,來回報這片哺育它成長的土地。頂新集團董事長室人資部經理劉文豐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說:“董事長總是跟我們講,我們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我們是一個台資企業,頭頂這片天,腳踩這塊地,我們在大陸取得的每一點成就,都應該要對這塊土地有所回饋跟貢獻。”頂新集團董事長室人資部經理劉文豐接受海峽之聲記者任婧採訪
長期以來,台灣頂新國際集團透過集團旗下的台灣頂新公益基金會,在多個領域,在大陸各地區,為全集團搭建參與公益的平台,開展各式各樣的公益慈善項目。以教育為例,大到幫助學校建設教學樓、學生宿舍樓、食堂、改造升級運動場,小到為學校贈送品格提升讀本、學習生活用品等,頂新人無不親力親為。單就重慶地區“留守兒童關懷”這一項,基金會已持續做了四年,並有多人長期深入重慶周邊30個區縣,始終關注各地區各校留守兒童的關懷與教育。“留守兒童”,一個讓人心疼的名詞,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監護,他們需要關注,更需要關愛。“我們企業優先感謝的是我們的農民工,因為他們離家打工,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企業。所以當我們的企業有足夠的能力時,我們要優先回來跟他們說謝謝。”台灣頂新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淑禎對記者這樣描述,“我們要關心農民工,甚至是他背后他擔心的東西。”台灣頂新集團董事長室人資部經理劉文豐表示,“我們講‘慈悲心’,他看到這樣的一個小朋友他會很不舍,也會想說以自己的行動,能夠幫這些小朋友做些什麼樣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董事長一直在強調的,我們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公益平台,提升我們所有主管的一個向上跟向善的一個力量。”重慶普安小學留守兒童江琳琳及爺爺奶奶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
台灣頂新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淑禎接受海峽之聲記者任婧採訪
關注留守兒童,與國家和民族共成長
“我想跟爸爸媽媽說快回來吧!”江琳琳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家訪人員的心。江琳琳是重慶市普安小學的一名留守兒童。和大部分留守兒童一樣,父母進城打工多年,在沒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裡,慢慢變得壓抑和孤獨。台灣頂新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淑禎坦言,留守兒童的現狀深深震撼著頂新集團每一位成員的心。她給我們描述了第一次家訪時看到的情景:“進到裡面的時候發覺,就好像是走進閣樓裡,電線也不是電線,耷拉滿屋子都是,床在一個角落裡,堆了一大堆雜物,還有很多蜘蛛網,你就感覺好像進到一個廢墟,然后你就很驚訝,兩個姐妹在這裡怎麼生活。”周淑禎難掩心中的震撼,“你看我都50幾歲了,可是我看到這些孩子,我覺得很像看自己的小孩,還是很心疼。”台灣頂新集團董事長室庄偉棠副理對記者講述頂新集團致力於扶助留守兒童的原因時表示,“頂新集團所有的員工裡面,也有非常多來自各地的出外離開家鄉打工的父母,他們的小孩也像是我們集團的小孩。所以說針對留守兒童這一塊,我們會關注未來這些小朋友的發展還有他們現在生活的一個狀況。”教室上課
宿舍一角
校園課間休息
為了資助留守兒童,頂新集團與地方學校共同推出了“4+1”的扶助理念,包括餐飲營養的部分,讓留守兒童、住校的同學每天都可以吃到一頓雞蛋、一頓肉,定期參與學生家訪互動。此外,頂新集團還表示,通過他們與學校的密切合作,希望可以讓學校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利用公共資源,一起來去協助留守兒童,讓他們有更好的一個生長環境。據了解,頂新集團抽調了大概四千萬元用於這個項目的支撐。周淑禎表示,“我們在投入一個看不到的東西,我們是在幫孩子和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共同成長。”重慶普安小學4年級1班留守兒童皮如鳳
重慶普安小學6年級留守兒童袁繼喜向海峽之聲記者描述未來的夢想
正是在台灣頂新集團的支持、幫助和影響下,這裡的留守兒童開始慢慢的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學會微笑、學會感恩、學會感覺生活的美好,走出生命的陰霾。來自普安小學4年級1班的留守兒童皮如鳳在家訪時歡快的為記者和家訪人員唱起了《捉泥鰍》,並且對撫養她的家人說“我愛你們,謝謝你們照顧我。”同樣來自普安小學的6年級留守兒童袁繼喜對關心幫助他的頂新工作人員說:“謝謝各位哥哥姐姐的關注,我一定不負你們的期望,將來一定會成為強者回饋你們。”在對記者描述未來的夢想時,他說:“想當大老板,因為掙很多錢,我也可以幫助很多人。”重慶普安小學校長楊軍接受海峽之聲記者任婧採訪
重慶普安小學的校長楊軍對我們介紹說,普安小學是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在2010年10月份的時候,就得到了台灣頂新國際集團的資助,從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和活動組織落實方面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三年來,在頂新的資助下,學校每年都會為每一名學生過集體生日,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4+1”扶助模式也讓學生受益良多,學生在交往、禮儀、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坦言,“現在你到學校看我們的學生,遇見我們學生,我們學生會主動的問好,這在以前不多。”頂新的扶助不僅改變了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而且也提高了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楊軍校長對此很感動:“整個學校的師生都感受到了台灣頂新集團對我們留守兒童的這種關愛,這也是我們海峽兩岸,我們炎黃子孫共同來關注下一代。”頂新集團庄偉棠副理接受海峽之聲記者任婧採訪
拋磚引玉,這隻是一個開始
也許你會想,台灣頂新集團如此大張旗鼓地致力於慈善事業是否隻是一種自我宣傳呢?頂新人用實際行動回答,愛不是語言,而是行動,他們希望的是通過頂新一系列的慈善活動,能夠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給他們一片蔚藍的天空。周淑禎表示,這隻是一個開始,“
我覺得頂新扮演的是一個孵化的角色,我們隻是透過我們帶來一些教育理念,給這個學校注入能量,讓學校去改變。”頂新集團庄偉棠副理說,“頂新基金會隻是一個起頭。我們希望頂新集團能夠做到一個拋磚引玉,讓社會上更多的公益團體還有政府部分,可以關注到這個現象,讓大家一起來關注留守兒童這個問題。”
頂新公益事業覆蓋范圍廣泛,其中教育工程一項,自1996年正式開啟以來,頂新已在青海、甘肅、四川、福建、安徽、重慶、天津、北京等各地援助支持了三十多所中小學。多年來,頂新始終與這些學校保持緊密的聯系,持續關注他們在辦學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不斷改善學校的硬體環境的同時,還配合學校的德育建設,深入開展青少年學生的品格提升系列活動。此外,“頂新明日朝陽獎學金”的發放范圍和支持力度幾年來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學生得到了頂新的資助,順利進入大學校園。現場合影
仁者必有勇
四川雅安市蘆山4.20地震發生以后,災情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頂新人更是冒著余震的危險在第一時間將急需物資送往災區。庄偉棠對地震當天的情景仍記憶猶新:“當天早上8點02分發生嘛,下午2點我們四川這邊公司的主管已經就到現場了。我們有一個自己的所謂完整廚房,有熱水供應系統,我們可以直接現泡我們的康師傅方便面給到現場的群眾,讓受災民眾可以吃上熱騰騰的泡面。”
對於這次地震,台灣頂新國際集團下轄的康師傅控股、德克士、味全、全家便利將總計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現金作為災區重建專項基金,隨著整體復原計劃展開后,持續展現對受災民眾的關懷。加上集團400萬元人民幣的救援物資,台灣頂新國際集團與下轄的各事業將對災區投入共1400萬人民幣的支持,與受災民眾共度難關,期盼未來。庄偉棠表示:“面對這樣的天災,我們希望說透過全同胞的力量,不管說是精神上的力量還是物質上的力量,幫助受難的同胞能夠盡快站起來,我們這邊為他們祈福,希望他們一切平安,能夠很快回到自己的軌道上。”正是由於頂新在教育工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扶貧賑災等方面,給予了持續的關注與投入,台灣頂新五度蟬聯“中華慈善獎”。此次的“五連冠”,既是政府對頂新公益事業的高度認可,也是對頂新人那份 “頂新人、中國情、國際觀”的博大胸懷的贊揚。
來源:海峽之聲網 作者:
- [2016-04-21][公益] 2016食安校園行暨第二屆食安科普創新公益大賽啟動
- [2015-11-24][公益] 食安科普創新大賽收官 康師傅助力科普獲好評
- [2015-10-16][公益] 校園“新食尚”,掀起科普熱潮
- [2015-10-10][公益] 台灣頂新公益基金會赴雅安考察援建項
- [2015-08-19][公益] 陝西山陽救援 康師傅和您在一起!
- [2015-08-12][公益] 康師傅助力平陽抗災
- [2015-07-20][公益] 台風無情,人間有愛─康師傅助力上虞
- [2015-05-21][公益] 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大賽﹒全視覺大賽啟動
- [2015-05-18][公益] 康師傅助力2015“心與心願”重慶助殘眾籌慈善晚會
- [2015-04-21][公益] “母親水窖”攜手康師傅優悅發起愛心慈善活動